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

石爺石娘的故事

石爺石娘的故事
台灣民間信仰中奉石頭為神祇者,屢見不鮮,新竹縣芎林鄉鹿寮坑(今五龍與華龍村)之石爺便是其中之一。談起這個石爺,或許不若鳳山石頭公來得聲名遠播,但是,附會一段神奇傳說,總是免不了。

從芎林鄉五龍村口,溯鹿寮坑溪而上,至華龍村集會所,步行約兩三分鐘,可見老舊民宅數幢,民宅對面有遮雨棚一座,棚下即為石爺所在。由於該遮雨棚緊鄰溪邊,矮小簡陋,毫不起眼,乍看下似是村民用來洗滌衣物的設施,因此若非下車察看,常不以為意。

石爺有兩個,一大一小,一公一母。公的形似包子,飽滿圓滑,高一米,寬兩米。母的狀似枕頭,長一米,寬半米。根據當地居民陳述,石爺曾經多次顯靈,因此特設香案,供村民祭拜。公的石爺,左上角有水泥補修之痕跡,原以為是溪水暴漲時,被其它石塊撞擊而破損,或因經年累月的日曬雨淋而龜裂。但是,幾經詢問,方知原來該處刻有『雙龍』二字,後來不知被何人偷偷用水泥加以敷蓋。至於刻字由來,傳說是日本據台之初,有日本地理師,行至鹿寮坑(今五龍與華龍村),見該處有山脈五條,形勢壯麗,乃風水上之龍脈,有「五虎下山」之兆,將來必出『草霸』(草莽英雄),抗拒日軍,對日本治台極為不利。再行至河谷中游,見溪旁有大石矗立,光滑圓潤,靈氣盎然,推測可能與龍脈之生息相關,遂命人於石上刻字,以破其氣,五龍龍脈於是被破。據說石爺被人鑿刻時,竟然從石縫中湧出鮮血,而刻字師傅也於返家的途中當場吐血而亡。此事一出,村民無不嘖嘖稱奇,感嘆不已。

有關五龍龍脈之說,村民解讀或許各有不同,但是抗戰期間,此地卻曾出了一位大將軍,那就是鄒洪上將。鄒將軍因知台灣人在日人統治下,必無出路,乃密渡大陸,考入保定軍校就讀,畢業後加入國民革命軍,對日抗戰,累升至師長、軍長、集團軍副總司令等職。由於驍勇善戰,屢建奇功,深受日軍畏懼。可惜積勞成疾,竟於抗戰即將勝利之夕,病逝於任所,享年四十九。有人說,要不是鄒將軍英年早逝,光復後第一任台灣省主席恐怕非他莫屬。又有人說,要不是五龍龍脈遭人破壞,說不定鄒將軍不會如此沒福氣。因為根據五龍的脈象,此處當是出現顯赫武將的福地。以上說法,或許都是穿鑿附會,無稽之談。但是,有些巧合,卻也十分耐人尋味;筆者有位同學,乃鄒將軍親族之後,三十餘歲便官拜憲兵上校,原本以為他必能承先啟後,再讓五龍地區再現將星,可惜聽說他最近竟然退役了。三顆梅花掛了十幾年,硬是冒不出一顆星,實在令人惋惜。

    近年來,由於工商業的急劇發展,以傳統農林為業的五龍地區,人口大量外流,儘管有小型工廠進駐,但是,仍然擋不住人口的流失。有關該地的鄉土歷史、文物傳說,也逐漸遭人淡忘。根據當地耆老鍾先生說法:「石爺的傳說,或模糊不清,或鮮為人知。他的祖父告訴他,曾經看見過石爺,從河裡跑到馬路上來,不過他本身卻從來沒有見過。倒是前幾年,六合彩盛行時,有竹東人路經此處,見石爺上刻有『雙號』二字,認為是神明指示,經跪拜祈求,竟然美夢成真,簽中大獎,贏了六百餘萬。事後,那人還特地聘請戲班公演,答謝石爺之恩澤。此事曾經轟動一時,吸引了不少發財夢者前來膜拜祈求。但是,那位竹東人,贏錢後,仍然貪得無厭,不知適可而止,最後當然賠上老本,身敗名裂。其他為「貪」字蒙蔽的人,結果自然可知。從此以後,前來膜拜者,門可羅雀。而石爺上頭的刻字,也不知何時為何人以水泥封蔽。」
  
石爺的傳說,是真是假,姑且不論。但是,其中似乎隱含著許多教化人心的意味;偷機取巧,貪得無厭,或是想一步登天,是絕對行不通的。自古以來,鹿寮坑地區,山明水秀,風光迤旎,人文薈萃,地靈人傑。特別是,純樸踏實的民風,堅忍刻苦的民性,是傳統鹿寮坑人的精神。近年來,坑裡雖然未有顯赫的人物出現,然而,歷史告訴我們,凡事腳踏實地,刻苦奮鬥,總是會出人頭地。而石爺所庇佑的,不正是擁有這種精神的人嗎?五龍龍脈為日人所破之說,或許正需要這種精神來破解呢!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