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

王爺坑的由來

王爺坑的由來


芎林鄉永興村舊名王爺坑。今天,你到永興村的永興橋可以看到一個意象標誌,那就是一位身穿古裝騎者腳踏車的王爺高高的矗立在橋頭處。明顯的告訴我們裡就是王爺坑。

        為什麼會叫做王爺坑呢?說來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,而且與芎林的墾拓歷史有相當的關連。根據芎林莊誌記載:「清道光六年時,石壁潭庄國王宮聖像突被原住民盜取,當小偷逃至王爺坑時,忽然腹痛不已,驚惶莫狀,急將國王聖像請出,在半坑中置放,後眾人恭請至九芎林庄廟宇安位,人康物阜。眾人咸以為王爺顯靈,遂將石壁潭上窩名之為王爺坑。」
  
 這裡所謂「國王聖像」就是「三山國王」神像。「三山國王」一向被認為是客家人的保護神。早年客家先民來到芎林墾拓時,一方面要與毒蛇猛獸相搏鬥,另一方面又要與原住民相抗衡。由於種種不確定因素,一直困擾與威脅著墾民的生命與財產。因此,墾首姜勝智等人遂於乾隆四十九年(1784年)迎請源自原鄉廣東省揭揚縣的守護神---三山國王,於今之石潭村創建簡陋廟舍來祀奉,名之為「福昌宮」。祈望藉此,庇佑墾民,消弭恐懼,安定人心,進而激發鬥志,順利完成墾拓大業。

        聽說神像被盜時,當地居民曾立即去追緝,但是當時的王爺坑,尚屬完全未開發的蠻荒之地,森林密佈,寸步難行。小偷躲進去後,根本無從找起。然而,為什麼小偷盜取王爺神像後,會肚子痛個不停?而且會乖乖地把神像送回來?當時的居民,都認為這正是王爺顯靈的緣故。因此,就把這一條坑窩,命名為「王爺坑」。

至於,莊志所載「在半坑中置放」,到底地點在那裡?根據當地耆老的推測,可能是在7鄰送子伯公廟附近。以上就是王爺坑地名由來的典故。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