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

好山好水-芎林的山與河

  如果有人問「芎林有什麼山?」,芎林人大都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你,有「飛鳳山」。如果再問:「除了飛鳳山之外,還有什麼山?」或許有人可以告訴你,還有「唐塔山」。但是如果再問下去,恐怕就很少有人可以給你回答了。同理,問「河」也是一樣,除了「頭前溪」外,其它的河有那些?恐怕也是答不出來的人居多。 

  芎林介於五峰、尖石等高山地區與新竹平原交界地帶。地形上包括丘陵與平原兩大部分。其中丘陵面積佔全鄉三分之二,隸屬「飛鳳山丘陵」之一部分。標高在455公尺與50公尺之間,平均相對高度約318.28公尺。芎林的丘陵區從東南延伸到西北,也就是說從五龍經永興、石潭、新鳳、中坑、水坑、文林、芎林、上山到下山等村,分別有鹿寮坑山、王爺坑山、石壁潭山、飛鳳山、倒別牛山、中坑山、水坑山、九芎林山、唐塔山、上山山與下山山。 

  長久以來,芎林境內有許多聚落,就是在這些山丘與山丘之間或是山丘的旁邊形成的。比方說五龍與華龍兩村是介於鹿寮坑山與王爺坑山之間。永興村是介於王爺坑山與石壁潭山之間。石潭村在飛鳳山前與石壁潭山一帶。新鳳村在飛鳳山前與倒別牛山一帶。中坑村有中坑山,水坑村有水坑山。至於芎林國小後面有九芎林山,廣福宮後面有唐塔山,九芎林山與唐塔山之間的山窩就是紙寮窩。唐塔山的西邊是上山山,至於兩山之間凹下來的部分,則是打磚窩。上山山再往西北延伸到埤塘窩,稍微凹下來之後再度隆起,便是下山山。最後,下山山一直延伸到竹北,與犁頭山相接。

   山與山之間,通常會形成小溪,例如鹿寮坑山與王爺坑山之間有鹿寮坑溪。王爺坑山與石壁潭山之間有王爺坑溪。飛鳳山流出來的是燥坑溪,中坑山與水坑山流出來的中坑溪與水坑溪,兩溪在大華科技大學校門口前的雙匯橋處會合,之後則稱之為九芎林溪。這些小溪全都注入頭前溪,所以都算是頭前溪的支流。 


  由於芎林有這麼多山河,風景優美自然不在話下。過去,飛鳳山的「飛鳳探梅」、鹿寮坑山的「鹿山夕照」,石壁潭山的「石壁連雲」,都曾經在日治時代,名聞遐邇。今天,雖然部分景點已經物換星移,不過芎林山川之美依舊引人,而新挖掘的景點,更是陸續浮現。無論是登山健行或追尋生態文化之旅,芎林地區的各個山丘都能提供你最佳的去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